
复旦大学与中科院联合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衰老》发表突破性成果,通过对21万份生物样本的多组学分析,首次精确量化了人体各系统衰老的"时间节点"。这项历时8年的研究不仅找到调控衰老进程的38个关键分子开关,更发现女性在34岁、男性在40岁会出现首次显著的衰老拐点。
器官衰老的精准时刻表
研究揭示:皮肤衰老始于25岁,肺部功能衰退在35岁加速,肝脏代谢能力则到50岁才明显下降。科研人员通过建立"衰老分子钟"模型,发现这些变化与端粒酶活性、线粒体功能等生物标志物存在精确对应关系。特别是在神经系统方面,大脑认知功能的衰退比传统认知晚10-15年,这一发现有望改写老年痴呆症的干预窗口期。
性别差异的惊人发现
女性在更年期前后(48-52岁)会经历第二次衰老加速,速率达到平时的3倍;而男性在60岁后出现"断崖式衰老",心血管系统尤为明显。课题组开发的AI预测系统显示,坚持科学运动可使关键衰老节点推迟4-7年,其中游泳对延缓肌肉衰老的效果最佳。
逆转衰老的实验突破
最令人振奋的是,团队在动物实验中通过调控SIRT3蛋白表达,成功将小鼠的生物年龄逆转了23.4%。这项技术已进入灵长类动物试验阶段,未来或可实现人类生理年龄的"可编程化"。随着"衰老地图"的绘制完成,个性化抗衰老方案有望在5年内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零零八目录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零零八目录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零零八目录网编辑
链接:https://www.008mlw.com/showinfo-162-7565-0.html
来源:零零八目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