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妆柜台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色彩革命。曾几何时,正红色、姨妈色等浓郁色号占据口红销量榜首,如今却让位给奶茶色、豆沙粉等低饱和度色调。2025年第三方美妆数据显示,红色系口红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62%暴跌至23%,这场"口红不红"的潮流变迁背后,是社会审美与消费心理的集体转向。
职场场景的需求重塑是首要推手。后疫情时代视频会议常态化,使得适合近距离观看的裸妆成为刚需。某外企HR坦言:"Zoom会议里涂正红唇膏就像开了美颜特效,显得不够专业"。资生堂最新调研证实,78%的白领女性选择口红时首要考虑"是否适配办公场景",这一比例较五年前增长近倍。柔和的干燥玫瑰色、肉桂色因此崛起,它们能提气色却不抢戏,完美契合"低调精致"的新职场美学。
成分焦虑催生色彩减法。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关注度提升,传统红色系依赖的着色剂CI75470(胭脂红)陷入争议。某测评博主实验显示,要实现相同显色度,红色口红需添加的原料种类是裸色的3倍。这种"成分极简主义"使得主打植物染料的Clean Beauty品牌快速占领市场,它们的招牌色往往是接近自然唇色的清淡色调。
男性美妆市场爆发改写游戏规则。2025年男性彩妆消费者突破1.2亿,他们普遍抵触传统意义上的"浓妆艳抹"。某国产新锐品牌洞察这一需求,推出的"微醺"系列男士唇膏全部采用砖土色、浅栗色等中性色调,上市三个月即成爆款。这种去性别化设计理念,正在倒逼整个行业重构色彩体系。
社交媒体审美的代际更迭同样关键。Z世代追捧的"白开水妆""伪素颜"概念,本质上是对上世纪90年代超模光泽感的反叛。小红书监测数据显示,带有#淡颜系#标签的口红试色帖互动量是#女王色#的4.6倍。这种审美迁移如此彻底,以至于某国际大牌不得不将经典正红色号重新调灰两个度,才能进入年轻消费者的种草清单。
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日本经济学者提出的"口红经济"新解指出: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时期,消费者更倾向购买"安全牌"产品。能搭配任意妆容的低风险裸色系,恰好在心理层面提供了这种安全感。淘宝销售数据印证,2025年天猫618销量前十的口红中,有7款是通勤系日常色。
这场色彩革命远未结束。已有先锋品牌尝试将色相从粉橘调转向更前卫的灰紫调,实验室里的植物基蓝色染料也进入量产倒计时。当曾经定义女性魅力的正红色悄然退场,或许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审美去标签化的新时代——在那里,口红的权力不再是凸显,而是平衡;不是宣言,而是对话。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零零八目录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零零八目录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零零八目录网编辑
链接:https://www.008mlw.com/showinfo-162-7603-0.html
来源:零零八目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