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理工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近日被指涉嫌抄袭台北教育大学设计作品,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晒出对比图显示,两校通知书在凤凰图案、水墨山水背景及整体版式布局上高度相似,尤其是凤凰展翅的造型和金色线条的运用几乎如出一辙。这已是近三年来第六起引发公众关注的高校录取通知书抄袭争议。
据公开资料,台北教育大学的该款通知书设计最早发布于2021年,曾获得德国iF设计奖。而华东理工大学新版通知书在7月15日才首次亮相,校方宣传稿中特别强调其"原创性"和"融汇海派文化特色"。设计行业人士通过专业软件比对发现,两份通知书的主要视觉元素重合度超过75%,部分线条路径完全一致,这种情况在原创设计中极为罕见。
事件发酵后,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给出初步回应,称已启动内部核查程序。但值得玩味的是,校方官微迅速删除了此前发布的录取通知书推文,官方视频号也下架了相关宣传视频。这种"先删后查"的操作反而加剧了公众质疑,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一夜之间突破8000万。
法律界人士指出,高校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倡导者,若坐实抄袭将面临双重尴尬。根据《著作权法》,美术作品的抄袭认定主要看独创性表达是否雷同,维权方可以要求停止侵权并索赔。2022年武汉某高校就曾因通知书抄袭赔偿被侵权方12万元,并在官网发布致歉声明。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高校文创的同质化竞争。调查显示,全国39所985高校中,有31所近年的录取通知书采用"传统纹样+烫金工艺"的设计路线。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教授评论称:"当所有学校都在追求'高大上'视觉效果时,抄袭与否可能只剩下一层窗户纸的距离。"
这次事件也暴露出高校形象工程的管理漏洞。多所高校教务处工作人员透露,通知书设计往往外包给广告公司,校方审核时更关注学校标识是否正确,对创意来源缺乏核查机制。某4A公司创意总监坦言:"行业内确实存在一个素材库在多所学校间流转的现象。"
截至发稿,台北教育大学尚未就此事发表正式声明。但大陆网友已自发发起"保护原创"的话题讨论,不少人大学生晒出自己学校的通知书参与对比。这起风波不仅关乎一所高校的声誉,更折射出高等教育领域文创开发的系统性难题——如何在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守住学术机构最基本的原创底线?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零零八目录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零零八目录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零零八目录网编辑
链接:https://www.008mlw.com/showinfo-162-7615-0.html
来源:零零八目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