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甜蜜的新婚生活,却成为一场噩梦。29岁的杭州白领李女士(化名)近日在丈夫王某(化名)住院治疗期间,意外发现其确诊艾滋病已达5年的病历记录。更令她崩溃的是,婚检报告显示王某在婚前就已知晓病情却刻意隐瞒。目前李女士已向法院提起婚姻撤销诉讼,这起事件引发社会对"婚前知情权"的广泛讨论。

据李女士透露,两人通过相亲网站认识,恋爱期间王某表现得体贴入微,主动提出在高端私立医院自费婚检。今年3月王某因肺部感染住院,她在整理住院资料时发现抽屉深处藏有多张疾控中心的随访记录,这才揭开惊天秘密。医院档案显示,王某每三个月定期领取抗病毒药物,病毒载量检测报告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

"我反复翻看婚检报告,终于在角落发现一行小字:'建议专科就诊'。"李女士回忆时双手仍在发抖。涉事婚检机构负责人承认存在告知漏洞,常规婚检确实不包含HIV检测,但医师发现异常时应明确警示。值得注意的是,王某婚检时提供的电话号码并非本人常用号,导致院方无法进行后续追踪。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案适用《民法典》第1053条"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的规定。北京律协婚姻专委会主任张静表示:"艾滋病直接影响夫妻生活和生育安全,属于必须告知事项。"若法院认定王某存在欺诈故意,除婚姻关系被撤销外,他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
更令人忧心的是,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新增艾滋病感染者中,15-49岁婚育群体占比持续攀升。部分患者因担心歧视选择隐瞒,甚至有中介专门提供"婚检包过"服务。某三甲医院传染科医生透露:"每月都会接诊几例配偶感染后才知情的案例。"
心理专家警示,这种欺骗造成的创伤远超普通婚变。李女士正在接受心理治疗,她的咨询师描述:"她现在反复洗手到脱皮,对亲密关系产生严重信任危机。"公益组织"红丝带之家"已介入提供法律援助,同时呼吁完善婚检制度漏洞。
这场婚姻骗局折射出多重社会问题:艾滋病去污名化任重道远,婚检制度亟需改革,网络交友平台审核形同虚设。目前杭州卫健委已约谈涉事婚检机构,婚恋平台也表示将加强健康告知提示。但更深层的警示或许是:当一纸婚书承载着生命健康的重托,诚信理应成为婚姻最基本的底线。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零零八目录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零零八目录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零零八目录网编辑
链接:https://www.008mlw.com/showinfo-162-7746-0.html
来源:零零八目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