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近日发布声明称,就某网络账号发布不实信息一事已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一企业维权举动背后,折射出当前企业舆情应对的新动向与民营企业治理现代化的深层命题。
从事件本身看,格力此次报案可能涉及两方面法律问题:一是《刑法》第221条规定的损害商业信誉罪,该罪名要求"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二是《网络安全法》第12条关于不得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的规定。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海尔集团起诉自媒体造谣获赔30万元的案例,已经为类似企业维权提供了司法先例。
格力选择报警而非简单发声明澄清,反映出企业舆情应对策略的升级。在信息传播碎片化时代,企业辟谣往往陷入"塔西佗陷阱"——越是澄清,质疑声音反而越大。通过法律途径从源头上遏制不实信息传播,正在成为头部企业的共同选择。数据显示,2022年上市公司针对网络谣言的报案量同比增加47%,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达63%。
从更深层次看,这次事件暴露出民营企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随着格力这类民族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其受到的舆论关注和监督也呈几何级增长。企业需要在维护合法权益与接受合理监督之间找到平衡点。美的集团去年建立的"舆情分级响应机制"值得借鉴,该机制将各类信息分为"建言""误读""恶意中伤"等不同级别,采取差异化应对策略。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零零八目录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零零八目录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零零八目录网编辑
链接:https://www.008mlw.com/showinfo-162-7902-0.html
来源:零零八目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