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场针对网络虚假警情信息的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江苏网警在某自媒体运营公司查获正在编辑的"某地发生重大恶性案件"不实信息文档17份,后台数据显示相关谣言阅读量已超200万次。这起案件揭开了虚假警情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不法分子通过炮制惊悚标题、嫁接监控视频、伪造红头文件等方式,制造社会恐慌情绪非法牟利。
触目惊心的造假手段
调查发现,犯罪团伙已形成完整造假链条:写手团队负责编造"XX地发生连环杀人案"等骇人情节;美工组用PS合成带公章的"警情通报";推广组则通过50余个自媒体账号矩阵同步推送。浙江某案件中,嫌疑人甚至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仿冒公安局网站,使虚假通报更具迷惑性。网安专家指出,这些内容往往植入"监控实拍""警方内部消息"等关键词,利用公众对权威信源的信任疯狂传播。
警企联动精准打击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部署专项战役以来,已有23个省市的网警部门开展收网行动。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行动中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技术力量成为重要支撑。某头部平台提供的AI识别系统,可实时监测"紧急通知""速看删除"等327个风险关键词,准确率达92%。北京某科技公司协助警方开发的电子取证系统,能在10分钟内追溯谣言首发账号,锁定嫌疑人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关联证据。
普法教育同步推进
在严厉打击同时,各地网警部门创新宣传方式:上海网警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谣言粉碎机"专栏,用情景剧还原谣言制作过程;广州警方推出"一键验证"服务,市民扫描二维码即可核实网传警情真伪。法律专家强调,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散布谣言最高可处10日拘留;若造成严重后果,将依据《刑法》第291条追究刑事责任。
本次专项整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共查处造谣传谣账号1.2万个,关闭非法网站87家,涉案金额超千万。公安机关提醒民众,认准各地公安局官方认证账号,遇到可疑"警情通报"可通过12110短信报警平台核实。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公民都应成为清朗网络空间的守护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零零八目录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零零八目录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零零八目录网编辑
链接:https://www.008mlw.com/showinfo-162-7911-0.html
来源:零零八目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