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36岁的李某背着价值不菲的水下推进器潜入珠海与澳门之间的海域时,他可能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偷渡方案。这款外形酷似水下摩托车的设备,理论上能让他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边境。但他没想到,现代海关的监控系统早已形成立体防护网,他的每一步都在执法部门的掌控之中。
8月25日清晨,澳门莲花海滨大马路附近海域出现了一个可疑身影。武警珠海支队通过高清监控系统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背着"小型潜水艇"的游泳者。澳门海关立即启动"雷霆2025"专项行动响应机制,海域智能监控系统、巡逻快艇、岸上关员和无人机同时出动,在海面上形成合围之势。仅仅几分钟后,这名男子和他的水下推进器就被截获。
调查显示,这名来自内地的男子正处于禁止入境澳门的期限内。他供述花费近万元网购了这款专业潜水设备,经过多次练习后,选择凌晨时分实施偷渡计划。然而澳门海关与内地建立的"情报互通"和"点对点联勤协作"机制让他的精心准备化为泡影。经澳门司法机关审理,该男子因触犯"不经出入境管控入境"罪被判4个月有期徒刑,当天即被送往路环惩教管理局服刑。
这不是孤立事件。今年1月24日,另一名33岁内地男子同样尝试用水下推进器从横琴偷渡澳门,结果设备中途故障,被迫游泳上岸时在氹仔罗斯福酒店沿岸被截获。澳门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偷渡手段日趋高科技化,但执法技术也在同步升级。
专业人士介绍,这类水下推进器时速可达8-12公里,理论上确实能缩短偷渡时间。但澳门海域已建立由雷达、红外热成像、水下声呐和无人机组成的全天候监控体系,配合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可疑目标几乎无所遁形。海关发言人强调:"任何试图挑战边境管理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严惩。"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案件判决通常考虑三个因素:是否使用专业设备、是否有组织犯罪嫌疑、是否处于禁止入境期间。使用高科技设备偷渡往往会被视为情节严重,刑期相应加重。而留下案底后,当事人未来办理签证、就业等都将受到长期影响。
值得深思的是,港澳通行证办理流程已相当便捷,正常签注仅需7个工作日。选择非法途径既要承担法律风险,还要支付不菲的设备成本,最终往往得不偿失。正如办案人员所说:"守法者畅行无阻,违法者步步维艰。与其费尽心机钻空子,不如耐心等待禁令解除后合法入境。"
这两起案件折射出部分人员对边境管理的认知误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三地执法协作日益紧密,传统偷渡方式早已难以为继。海关提醒公众,任何企图逃避出入境管控的行为,终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和人生的污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零零八目录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零零八目录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零零八目录网编辑
链接:https://www.008mlw.com/showinfo-162-8193-0.html
来源:零零八目录网